設為首頁 | 收藏本站
校長信箱:1379754159@qq.com

虎年大吉揚喜氣,辭舊迎新期未來|福州十中寒假德育實踐作品展

45
發表時間:2022-03-02 13:00



寒假德育實踐作品展覽
STUDY TIME

新的一年,為促進十中學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,提升同學們的獨立創作能力,增強同學們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以及加強親子間的交流,我校德育處、團委組織學生開展以“虎年大吉揚喜氣,辭舊迎新期未來”為主題的德育寒假活動。


STUDY   TIME
# 各展其長,制精美佳作 #

寒假伊始,同學們在學校倡議和家人商榷下共同制定了了科學合理的寒假計劃,以培養自身的管理和合理規劃時間的能力?!皹I精于勤,荒于嬉”,寒假中學習固然不能懈怠,卻也少不了體育鍛煉、勞動實踐,親子活動等等。

初一1班范雅軒,初二2班姚文爍,

初一9班陳薇,高一3班瞿淑婷


寒假期間,一張素紙,幾筆彩墨,一幅幅精美的手抄報,為這個春節添色增彩。簡潔鮮明的方式,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,表達出對于春節、元宵等傳統佳節的理解,對于厲行節約、垃圾分類的踐行,對于生命安全、生命意義的探索。

(美篇)初一1班 張佳瑤.JPG
(美篇)高一3班 瞿淑婷.JPG
(美篇)高一八班 鄭雅萱.jpg

高二1班 魏世彬,初一1班 張佳瑤,

高一3班 瞿淑婷,

高一八班 鄭雅萱,初二9班 陳莎玫

春節期間,同學們利用家中閑置的紙張親手制作剪紙作品,慶賀虎年,為虎年增添了別樣的風采。此外同學們還利用寒假搜集家中廢棄物品,變廢為寶,創作出富有創意的實用手工藝品,生態文明、低碳環保、厲行節約的理念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中得以最好的闡述。

高一5班張子燁,初一14黃震豪

HAPPY
NWE YEAR

初一6鄭琦涵,初二4謝丹妮,

高一5班熊文浩,高一1班陳佳輝


山遙水遠遺墨間,彼岸花開意連連,行筆走墨書流年。墨筆丹青,如行云流水繞素箋,一幅幅賞心悅目的書畫作品令人流連忘返,同學們用手中的筆墨,書寫出了對虎年新春的祝福,描繪出了對未來的期待。

<左右滑動查看更多>

初二3顏諾婷,初二7 陳嘉逸,

高一3陳鑫怡,

高一5班 何博萱,高一5李錦航

向右滑動查看更多 >

初一14班盧思辰,

初二7丁寧,高一6李藝靈


春節假期最是難得的親子時光,濃濃的年味里有著濃濃的親情味道?!罢l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?!蓖瑢W們沐浴著親情織成的陽光雨露,吮吸著充滿愛的瓊漿玉露,懷抱感恩之心,傳遞感恩之情。在這數字化的時代,飽含真情的字跡比標準化的短信更有張力,自制的感恩卡作品比冰冷的屏幕更富溫情。

<左右滑動查看更多>

高二4班邱紫玲,高一1班傅夢玲,

高一2班黃立莉,高一8班陳郡



初二11班 陳筠云


STUDY   TIME
# 虎鬧新春,享熙熙融融 #

天地風霜盡,乾坤氣象和。歷添新歲月,春滿舊山河。一罐罐醬菜早已腌入那古樸凝重、帶有煙火氣息的陶土大缸中。除夕至,我們回到故鄉水土,置身于家鄉的根土,與長輩們歡聚一堂,觀看春晚時的喜悅摩擦出了人間平凡卻溫暖的時光,一副副春聯,讓我們感受到得到辭舊迎新的歡悅;一篇篇春節文章,我們體會到與親子間團圓的溫馨?!斑@個世界是唯一的,人都要回家,都要用布把星星蓋好,然后把燈碰亮?!贝汗?,是中國人漫天文化中帶有最濃郁鄉土氣息的一片濯光彩霞,虎年至,同學們以短視頻的形式分享過年的喜悅,傳遞美好精神!


初二3廖諾婷



初二9班林詩綺



初二九班陳林鑫



初一11黃洛馨



高二4班熊吉羽


STUDY   TIME
# 人間煙火,行孝悌傳承 #


鞭炮聲帶著除夕夜趕來了,眾人圍坐而食,舉杯停箸,共賞春晚,盡是人間煙火。且不論多遠,只要一餐年夜飯就能把心相連,畢竟只有熱氣騰騰的團圓飯才能融化內心的孤島。制作年夜飯時,同學們在廚房里忙忙碌碌,動作或略顯生疏,但他們眼神中流露出的專注,是如此真摯,如此觸人心懷。此情此景之下,每一道傳統佳肴都蘊含著親情的溫暖。

初二8班 曹奕可

初二8班 李玟燁

初二8班 劉棋

初一9班 楊燁

初一12班 雷紫鑫


辭舊迎新,舊疾當愈,新年可期,爆竹震天響,小孩子成群結隊,提著花燈到處拜年,到誰家喊一聲,新年好,就收到一個紅包,歡笑聲,勸酒聲,合家團圓,有說不完的話,匯聚成河流淌在每一個角落。年夜飯吃的不僅僅是美食,更是團圓心安,要把美食與愛裝滿口袋,這嘮叨又溫暖的大概就是家。

初二9班林詩綺

初一11班蘇卓成


初二10班 羅少雄做餃子


初二10班陳向航炸年糕


初二14班謝丹妮冰墩墩


初一12班鄭志謙做年夜飯



通過豐富多元的寒假特色活動,十中學子們親身領悟到勞動實踐的快樂,體會到闔家歡樂的溫馨,感受到人間煙火的美麗。新的一年,希望十中學子們踔厲奮發,篤行不怠,一起向未來!




END




本期撰稿:郭雨馨   陳盛艷 宋欣怡   謝伊雯   朱勤語

本期審稿:黃緒學






分享到: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